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治疗用药 > 正文

关于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治疗的争议与思考

类别:治疗用药 日期:2018-6-12 2:07:44 人气: 来源:

  痛风已成为炎性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风湿病领域中为数较少的发病机制比较明确并有相应治疗药物的疾病,甚至有学者认为痛风是一个可“治愈”的疾病。通过降尿酸治疗等措施长期维持血尿酸在<60 mg/L可使痛风不再发作,已沉积的尿酸盐晶体及痛风石溶解并不再沉积,即达到“治愈”。然而临床实际中,痛风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降尿酸治疗的不规范。目前,临床中对有关降尿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开始时机及疗程等问题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应该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目前,各指南都一致认为对于有慢性病变(如痛风石、受累关节骨质、尿酸性肾结石等)的痛风患者都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指南还特别推荐合并慢性肾脏病2~5期的痛风患者也要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原因是持续的高尿酸血症及治疗急性发作的非甾体消炎药(NSAIDs)都会损伤肾功能。然而,对仅有急性发作而无慢性病变的早期痛风患者以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需要降尿酸药物治疗,何时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目前仍有争议。临床上决定是否降尿酸药物治疗,需考虑患者痛风的病情、降尿酸药物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患者意愿。

  降尿酸药物治疗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但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时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且降尿酸药物及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均有不良反应,因此对仅发作1次的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治疗的获益是否超过风险需进行个体化评估。

  从卫生经济学上来说,痛风发作≥2次/年或痛风每年发作1次但有NSAIDs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如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可减少总的费用。

  对患者而言,大部分患者第1次发作后并未做好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及预防痛风发作药物的准备,许多患者会犹豫是下一次的痛风发作还是接受每天服用降尿酸药物及其所带来的风险。

  对照指南,200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推荐和2011年我国指南都指出急性痛风复发才需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2007年英国风湿病学会(BSR)指南则提出,对无并发症的痛风患者第2次发作或1年内再次发作时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B级)。2012年ACR治疗推荐则提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2次/年时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即痛风每年发作1次不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适应证。

  目前,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关注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肾脏的危害;②新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可早期发现关节及其他部位的单钠尿酸盐沉积。

  越来越多的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先后于2009年及2012年制定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及《心血管疾病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诊治(第2版)》,对血尿酸>80 mg/L且合并心血管疾病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尿酸>90 mg/L且无心血管疾病因素的患者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然而,目前尚缺乏直接的有关降尿酸药物治疗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高级别循证医学。

  近年来,超声、双能CT应用于痛风检查的报道越来越多。多项研究表明,痛风患者高频超声下可发现在无回声的软骨表面覆盖高回声的条带(双轨征),提示单钠尿酸盐晶体在关节软骨表面沉积。另外,25%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超声下也可出现双轨征。国内的研究也发现,11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双能CT发现有34处单钠尿酸盐沉积。然而,目前这些新的影像学方法尚未纳入痛风的诊断标准,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超声、双能CT发现单钠尿酸盐沉积的意义及其对痛风诊断的价值、是否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等均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痛风患者由于血尿酸波动导致单钠尿酸盐析出、沉积在关节,引起关节炎症发作。降尿酸治疗使血尿酸波动可能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或加剧痛风发作,尤其是当降尿酸药物未从小剂量开始、未缓慢增加剂量,导致血尿酸明显下降时。

  研究发现,临床上即使给予秋水仙碱或NSAIDs预防,使用降尿酸药物后痛风发作的比例仍高于安慰剂组。另外,约1/3的痛风患者发作期血尿酸降低,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患者治疗前基线血尿酸水平,临床上通常在急性发作结束后2~4周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因此,一般认为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宜开始加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指南:关于痛风患者急性发作后多久才可以加用降尿酸药物,2007年BSR指南推荐在痛风急性发作完全控制1~2周后使用(C级),2011年我国指南推荐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才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专家观点:目前,国内临床控制痛风急性发作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仍有使用大剂量秋水仙碱方案导致易出现毒副作用、NSAIDs抗炎剂量不足、较少联合用药、患者和医生都不愿接受关节腔注射激素治疗等,导致部分痛风患者急性发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有专家提出痛风急性发作期即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似乎为时过早,容易造成临床的混乱,同时相对于大多数痛风患者的病程而言,推后3~4周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对其长期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似乎并不大。

  2012年ACR指南明确提出,痛风患者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后,应每2~5周监测血尿酸,根据血尿酸调整降尿酸治疗方案(增加原有药物剂量或更换降尿酸药物或联用)以达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即所有的痛风患者血尿酸的目标值应<60 mg/L(),而对查体(视诊或触诊)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应更低(<50 mg/L,B级),以持久地改善症状和体征。

  长期维持血尿酸在目标值以下,痛风石溶解,关节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被清除,机体的尿酸盐负荷降至最小,痛风可不再发作。

  因此,可以把痛风的降尿酸治疗理解为2个阶段,即首先是达标,包括血尿酸达到目标值及痛风石溶解消失;然后是长期维持,以防止单钠尿酸盐晶体再沉积和症状复发。因此,毫无疑问,所有的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都必须达标。

  可是,降尿酸治疗达标后的维持治疗阶段需要持续多久?要终身服用降尿酸药物吗?这是临床争议较多的话题。

  2006年EULAR及2007年BSR指南未对降尿酸药物的疗程提出明确意见。2011年中国指南指出降尿酸药物应长期甚至终身服用。然而在实际临床上,当痛风不再发作、原有的痛风石消失、血尿酸维持在目标值以下后仍要求患者终身服用降尿酸药物,但患者的实际依从性较差。2012年ACR指南在痛风的症状及体征消失后终身继续接受原有的使血尿酸<60 mg/L的治疗措施(C级)。而降尿酸治疗的措施除了经典的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索坦、丙磺舒、苯溴马隆、尿酸氧化酶等)治疗外,还包括非药物治疗如饮食控制,停用影响尿酸水平的药物如利尿剂,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时选用同时有降尿酸作用的降压药、降脂药如氯沙坦、非诺贝特等。

  Perez-Ruiz等长期随访了211例痛风患者停用降尿酸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其中无痛风石的患者降尿酸治疗持续5年后停用,有痛风石的患者待痛风石溶解后继续降尿酸治疗5年后停用。结果38.9%的患者痛风复发,且血尿酸越高,发作次数越多,发作间隔越短;13%的患者血尿酸可维持在60~69 mg/L且无痛风发作,服用氯沙坦、非诺贝特,停用利尿剂与血尿酸<70 mg/L有关。

  据此,他提出“脏盘子”,即痛风患者机体尿酸盐负荷高(盘子脏),需要将血尿酸控制在<60 mg/L清除尿酸盐负荷(清洗盘子),而当沉积的尿酸盐清除完毕时(盘子已清洗干净),维持血尿酸<70 mg/L(保持盘子干净)即可防止痛风复发,而保持盘子干净要比清洗盘子省力。

  因此,痛风患者在达标后的维持阶段,每半年监测1次血尿酸,可逐步减少经典降尿酸药物的剂量甚至有希望停用一段时间,关键是维持血尿酸<60 mg/L,一旦血尿酸升高,应及时调整降尿酸治疗方案。至于维持阶段的血尿酸目标值是ACR推荐的<60 mg/L还是可以稍高一些(如<70 mg/L),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本文由悠悠游戏 (www.youycu456.com)整理发布

关键词:治理痛风的药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